發(fā)布日期:2018-06-11
繼英國開“先河”之后,新加坡或將成第二個批準“三親嬰兒”的國家。
近日,據《Science》報道,新加坡民眾和宗教團體必須在6月15日前向生物倫理咨詢委員會(BAC)提供他們對線粒體替代療法(MRT)的反饋。根據反饋結果,一個由13名成員組成的BAC審查委員會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向政府提出關于是否將該技術合法化的正式建議。
所謂“三親嬰兒”就是這名嬰兒有三名血緣親代,即兩母一父,這是一種為阻斷線粒體疾病遺傳的技術,線粒體疾病是一類因線粒體功能異常而導致大腦、肌肉等器官嚴重受損的遺傳性疾病,平均每5000-10000個新生兒中就至少有一個患有線粒體疾病。
據了解,人類的基因有99.8%由父母雙方共同提供,但有一小部分線粒體基因完全來自母方,如果母方的這部分基因中若存在缺陷(例如身患肌肉萎縮癥),就會將其遺傳給下一代。而“線粒體替換療法”能夠借助第三方基因來修補母方基因中的缺陷,從而幫助下一代規(guī)避遺傳疾病,不過,由于因為安全、倫理等問題,MRT一直備受爭議,由此,很多國家對于MRT是全面禁止的。
目前,世界唯一將MRT明確合法化的國家是英國,2015年,英國通過了將“三親試管嬰兒”技術應用于線粒體疾病患者的法案,成為首個允許該技術臨床應用的國家,并批準了兩種線粒體替代療法:紡錘體移植技術—母親的卵細胞核被植入捐獻者的卵細胞(核物質已經被清除)中;原核移植技術—在受精當天將受精卵中的核轉移至含有健康線粒體的捐贈卵子(已摘除細胞核)中。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應該獲批的以上兩種線粒體替代療法,新加坡此次考慮的是第三種技術:極體移植技術,即利用受體卵細胞分裂時形成的一種叫做“極性體”的微小細胞,移植到一個捐贈的無核卵細胞中,在受精之前或之后均可。極性體的細胞質非常小,而且?guī)缀鯖]有線粒體,這使得PBT變得更簡單、更安全。
BAC審查小組成員Tracey Evans Chan表示:從理論上講,MRT確實是可行的,雖然新加坡不允許在臨床上修改人體生殖系,但允許以研究為目的的基因修改項目。
過去一個月,BAC已經召開了兩次公開會議,同時他們也征集書面意見。“基于MRT出生的嬰兒實際上有3名血緣親代,即兩母一父,最常見的關注點在于‘自我認同’,同時,我們也將密切關注英國政府的經驗。”BAC審查小組負責人、新加坡國立癌癥中心的人類遺傳學專家Oi Lian Kon說道。
來源:醫(yī)谷